选择页面

2016年08月09日,营业执照下来的时候,我再一次认真的打开了网站,盯着左上角“半撇私塾”的绿色徽标,我足足想了2个小时之久:

虽然自己准备了这么久,但是我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性格的教育产品呢?

8颗鱼蛋

9月份是教学强度最高的一个月,每天晚上下班后都会顺路到便利店,买份鱼蛋做夜宵,然后再走路回家。有一次在装碗的时候,便利店的阿姨和我说:小伙子,自己做啊,天天这么晚?

我说:嗯,也还好啦。 她咧开了大嘴,激动了起来:我就知道,我儿子也是啊,他在北京创业,来来来,把碗拿过来,我再给你加多8个,发发发,哈哈哈。

临走结账,她问:做什么行业啊? 我用蹩脚的粤语说:“做….教..育”。

“好啊,那要用心才行哦,坚持坚持。” “必须的!”

突破

欢欢是新媒体骇客训练营的优秀毕业生,但是在开学的见面会上,我看着她手指扣着手心站在台上,似乎紧张的连呼吸的声音都在颤抖,她常常用“还好”来描述自己。

训练营的第二周是关于讲故事的模块,她在后台提交了很多次项目作业,但是总感觉平淡无奇。

我问她:你写下的这些故事曾经打动过你吗? 她说:没有,我真的是很普通的一个人。 我又问:你一直说自己什么都是“还好而已”,你没有做过任何事去尝试突破这个标签吗?

临近毕业的时候,她发了那一份几近10次修改的作业,那个“还好小姐”的故事成了最打动我的故事之一:一个不甘平凡的灵魂尽最大的可能在追求卓越。

毕业后,她写道:

“Beautiful things don’t ask for attention。”

危机感

乌拉和其他的学员不太一样,她在一家大型的媒体集团工作了3年,可能是工作的沉淀,项目作业一直表现很稳定,是骇客训练营中的“绩优生”。

在开学典礼上,她说:工作时间长了,有时候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好像外面跑得好快,但是自己也有好多灵感想要去做,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

乌拉在最后的课程中做了她丈夫的电商项目,毕业后她也启动了自己的写作计划,在给我们的评价信中,她写道:

“突然之间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一种对人生充满掌控力的感觉被注入到身体里,这一刻我心里大声喊出‘I’m special’,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看到了知识带给我的自信。”

理念

靖斯的加入其实有点巧合,她在关闭报名的最后一天才发来的申请邮件。我们经过了多次邮件确认后,我想:如果对于一个没有相关背景的学生,我能够帮助她走到哪一步呢?所以就临时开放了一个新的名额。

PMF的产品训练周,她提出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新闻系女生社群项目,项目展示的那一天,她用一个恋爱日记的形式还原了整个从“对技术的排斥和恐惧”的状态,到一个“爱上技术”的全过程。而无论是在产品、用研、传播、技术、推广的每一个项目环节,靖斯几乎以极具诚意地完成。

毕业后的一天,我们在同创的7楼录制了视频,她说:

“……未来我可能不知道代码要怎么写,但是我知道应该怎么学啊。”

这短暂的120天里,还有非常多的故事:立奇的站长,信的前端,Shaelyn的主播,丽娜的运营,刘念的转行,园媛的技术,JieQ的短视频,曹娟的4A路,佳琳的H5……

野子常说“教育是一个灵魂推动另外一个灵魂”,但是对于我而言,教育更像是“两个灵魂之间的相互推动”,看完那一封封长长的留言,我甚至不知道原来一个教育产品,可以有如此远超出我想象的影响。

在这120天里,我从一开始就复原自己过往的所有学习体验:

  • 关注内在动机:让学习者从自我出发去构思产品,把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运用到自己的项目中,整个积极性就会被大幅度的提高;
  • 专注动手能力:解决知识内化的问题,动手做项目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痛苦,会有解决问题和产出的快感,这是最能快速感受学习成就感的途径;
  • 强调分享输出:想象一下你把你所学的知识向一个80岁的老奶奶解释,当你在输出的过程,其实是在重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利用这个方法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学习效率;

我不知道这种教学设计会走到多远,但是我始终相信一段教育旅程的成功一定不在于为学习者带去的多少的满足感,而是散场以后,他们被激发了多少不满足感,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和信仰。

所以,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我想用0师的改编的一句话作结尾:

我理解那些无所畏惧的尝试 理解所有不顾一切的学习 理解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 更好的 创作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对在线教育充满几近偏执的热爱和幻想,快点联系我吧。又或者,你也想感受这一段或许不太一样的学习旅程,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