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朋友说:做生意这几年,回头才发现,BD、招聘、投资,其实做的都是营销的活。
所以这么来说,营销究竟还是说服别人去做某一件事情的过程。而对于没有接触过营销的人来说,从外面看来营销似乎又是一件充满「技巧性」的工作,因此常常会收到很多这样的问题:
- 公众号涨粉有什么技巧?
- 提升知乎排名有什么技巧?
- 关键词优化有什么技巧?
年初来了一名新的学生,一家制药公司的技术员,几乎没有任何和营销相关的经验,就像他说的:
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毕业的时候在校园的跳蚤市场卖自己的二手书。
听到这一个答案,我忽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其实每一个人身体里都有着天生的营销基因,只是你从来都没有发现而已。
小的时候,你经过路边的玩具店,看到了柜台上摆放的变形金钢,你吵着希望妈妈买给你,但是妈妈瞟了你一眼,用眼神告诉你:没门。
但是,你非常的清楚地知道:你非常想要这一只变形金钢,它几乎代表了少年时关于英雄的所有幻想。
所以你怎么做呢?妈妈从门口走去,你没有跟在她的后面,而是死死的呆在了柜台旁边,你知道如果她待会发现,可能会回头来找你,到时候你才继续你的请求。你通过这一种方式来「吸引」妈妈往你想要的方向走。
当然,有时候你可能会采取更为激烈的方式:你看到妈妈并不买账,因此你一把跟着冲了出去,拖住她的手使劲地往柜台方向拽。这时候,你通过一种「推」的方式说服你妈妈。
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卖二手书」学生的身上。我和他说:
想一想,当你想要更快地把书卖掉的时候,你觉得哪一些事情会对你有帮助呢?
同样一排摊位,如果你的摊位更容易被人注意到,是不是就更有可能卖出你的书呢?比如:在摆摊的时候,穿上一些鲜艳衣服,或者在摆摊的时候放扩音器,都是一些好的方法。
客人被你吸引来了还不够,你希望他们掏钱买你的书啊,所以是不是有时候你会说:哎,3本都拿走吧,算你便宜点,买一送一,这个六级词汇也送你,裸考过的,都没怎么看。
你会发现,儿时的「讨玩具」的小聪明和这位学生的「卖二手书」的过程都是多么的相似啊!一推一拉,就像是「营销」的太极。再更通俗的例子,古时候怡红院为了招揽客人,派了一群「头牌」在门口打扮,也有一群「尾牌」在门口招客。
营销就是太极,你要让用户从A走到B,无论是注册、使用还是购买,你要吸引他自己去做,要么使用外力推他去做。所以也有了业界把营销分为「Inboud Marketing 」和「Outbound Marketing」的类别。
Inbound Mareting
“Inbound Marketing”也叫做集客营销,或者拉式营销,算是一个彻底的舶来词,其实是到2005年才诞生,但是确确实现在硅谷营销的主流。
概念总是层出不穷,但是究其方法,其实说的就是作为营销这,你通过在用户集中的渠道上不停的发布优质的文章来吸引用户的关注而已。
你也可以把它想象为怡红院门口梳妆打扮的姑娘。
SEOMoz 对于常见的集客营销的技术做了归类:
- 关键词搜素优化;
- 在博客站点发干货文章;
- 用户阅读文章的时候弹出邮件订阅窗口;
- 生成社交网络的病毒式传播内容;
- 在问答站点回答用户问题;
- 在论坛参与话题讨论;
Outbound Mareting
而 Outbound Marketing 反过来就是推式营销,它讲的其实就是传统的营销手段,或者说是4P理论当中的Promotion Mix。比如:电视、广播、平面杂志、报纸等大量的广告投放,你在优酷上看到悬停广告,你在门户网站上看到的Banner广告。
你可以想象成怡红院门口大娘的一声:哟,公子!快进来看看。
SEOMoz 对于常见的拉式营销的技术也做了归类:
- 购买搜索引擎的排名;
- 在媒体站点购买展示广告;
- 给购买的邮件列表投放广告邮件;
- 给垂直站点赞助;
- 在社交网络购买广告;
说到现在,其实你大概可能想到:作为任何一个领域的外行,当你开始入门学习的时候,不再把一个名词(类似营销)想想成为一个陌生的词,而是用自己过去的生命经验去做类比,比如想一想你是如何说服你妈,你如何说服被人和你在一起,再迁移到这个全新的领域去想一想可能的方法和技巧。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外行人,其实很多时候,你更能比内行人看到一些出其不意的灵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