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页面

创业者如何有效地通过产品传递价值观?

6年前还在读书的时候,在老师推荐下,我第一看了《阿甘正传》。故事围绕这一个智商只有75的阿甘展开。他是常人眼中的弱智和白痴,但因为天性善良,加上天赋异禀,使他先后成为大学美式足球明星、越战英雄、世界级乒乓球运动员……既获得肯尼迪总统的接见,约翰逊总统的授勋等等傲人的荣誉。 第一次看这一部片子,感受到的大多是「轴」,因为故事多少有一些荒诞,被打动的地方还是比较有限。几年以后,开始了工作,也开始创业,自己又一次重新再着一部电影电影,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其实,《阿甘正传》也让我回想到,Simon Sinek 在 TED...

莫做高深的传播学:传播学研究的3大视角

“莫做高深的传播学”系列课程是2年前《传播学导论》的课程笔记,因为课程开发所以又经过了重新的修改和演绎,本文只期通过简单明了的文字表述,让每个人可以快速了解传播学的基本研究视角。 本文主要分为5个部分: 导入课 :介绍了传播学的概念、研究方法、理论,以及三个不同的传播学的观点 传播学历史 :从古希腊开始简明地介绍传播学的历史演进 线性传播视角 :借由 Linear Transmission 这个视角介绍相关传播学理论 非线形传播视角 :借由Non-linear, Exchange of meanings 这个视角...

共鸣的规律:解构纪录广告

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给了故事绘制了一段完美的旅程:故事的主角从一个普通的世界,经历一段非凡的旅程,最后满载而归,再回归他的平凡世界。 麦基的《故事》里头将的原理还是一样,一个好的故事必须由好的故事主角来做驱动。 但是长期一段时间,我可以理解3段式或者5段式的故事原理。但是再看到一些演讲、特别是现在流行的纪录广告短片,我想不明白是,为什么在这些故事里,没有明确的主角,这些主角也没有英雄的旅程,但是我还是被打动了? 所以,究竟在这个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一个通用的故事模型可以来解释所有共鸣背后的原理? 直到看到 Nancy...

7分钟的国产纪录片是如何运用好莱坞故事结构

我一直觉得Storytelling的技巧都是图书出版商拿来骗钱的东西,直到凤凰7分钟的最佳微纪录片《乡村教师》拉到第8遍,一分一秒的在纸上画下故事曲线的时候,我兴奋了叫了出来,像在耗费长时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讲故事里的门路。 想到好莱坞的电影既然是可以成批量生产的,那么就应该有标准化操作的门道,所以开拍前我还是看了觉得2个比较有用的资料: 剧本创作大师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PPT演说大师Nancy Duarte: The secret structure of great talks...